近年來,浙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“三農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,特別是對浙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堅持和深化新時代“千萬工程”,加快繪就“千村引領、萬村振興、全域共富、城鄉和美”新畫卷,鄉村振興邁上了新征程。浙江省農業農村項目服務中心聚焦中心任務,創新服務保障模式,加強全過程管理,充分發揮項目牽引作用,全力助推浙江打造鄉村振興省域樣板。
一、浙江農業農村項目建設現狀。2022年,浙江省歸口省農業農村廳管理的中央、省財政資金125.8億元,其中中央資金77.3億元、省級資金48.5億元,涉及子項目111個、廳各處室單位23個。財政資金項目呈現兩個特點:一是“多小散”特征明顯。根據2020年省人大財經委對2018-2019年度省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(原專項)的評價,全省兩年安排的指導性任務達1975項,分配到市縣的單項任務資金1000萬元至1萬元不等。二是規范化有待提升。相對于工業項目資金量大、建設內容相對單一,農業農村項目涉及產業類別多、種植養殖環節多、項目建設內容繁雜,且建設主體多以農業企業、合作社、家庭農場、農戶為主,工業項目管理中常用的法人責任制、招投標制、監理制和驗收制應用較少,項目管理規范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。
二、關于創建設立農業工程師。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,專業人才不足是制約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因素。設立農業工程師,有助于為農村發展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支持和服務,有助于為農業產業鏈發展提供全程技術指導,有助于加強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規劃、運營和管理,也是加強農業重大項目儲備、立項、實施等各環節質量管理的有力抓手。要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,建立完善人才培養計劃,設立相應農業工程師崗位,加大資金支持力度,鼓勵和引導農業科技人才向農村流動,通過考試或專家評審的方式獲得農業工程師資格。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管理和培養,提高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。強化產學研結合,加強與農業企業、農民合作社和科研院所等的合作,通過實踐培訓、技術攻關等方式,提高農業工程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經驗。
三、關于創建農業工程產業技術體系。農業工程產業技術體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技術支撐和保障。要加快創建農業工程產業技術體系,強化工程研究成果的落實落地,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服務,加強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管理和監測。政府、農業企業、科研院所、高校等相關單位應該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和聯動機制,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和指導意見,明確各方的職責和任務,政府起牽頭作用,技術體系建設主體主要為農科院、高校實驗室等科研事業單位。要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投入,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裝備水平,通過技術創新,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增加產出。
四、關于創建行業創新聯盟。為貫徹落實省政府擴大有效投資決策部署,浙江農業農村系統全力以赴推進農業農村領域重大項目建設,但在重大項目管理中也遇到項目前期儲備不扎實導致中期無法實施、驗收慢、資金使用不規范等問題。行業創新聯盟可以將各個相關企業、院校、研究機構、政府等粘合在一起,共同研發推廣農業創新技術和項目管理模式,加強重大項目全過程管理和項目管理人才隊伍建設。要加強政府引導和組織,建立行業創新聯盟合作框架,明確各方責任和權益。定期舉辦行業項目人員培訓班和座談交流會,分享經驗與心得。積極整合各方人力資源、技術資源、資金資源等,建立資源共享機制,加快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,促進合作共贏。
相關附件: